?
聯系熱線:0871-65179400 13888188022
網站首頁
公司介紹
公司簡介
組織架構
公司優勢
資質證書
專利和其它證書
新聞動態
環保動態
企業新聞
工程案例
脫硫工程案例
脫硝工程案例
VOCs治理案例
農環項目案例
工程咨詢業績
主要業績一覽表
典型案例工程圖片
燊永業務
脫硫工藝介紹
脫硝工藝介紹
VOCs治理工藝介紹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介紹
污水處理工藝介紹
聯系我們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環保動態
>
VOCs政策監管體系全解析及政策發展趨勢展望
作者:www.bkxagmf.com 時間:2018-01-01 09:52??點擊: 次
分享到:
0
北極星VOCs在線訊:2003-2008年是中國普通百姓對于空氣污染問題認識的啟蒙期,人們開始逐漸注意到空氣質量變差,尤其是京津冀地區。2008年后我國的霧霾問題開始被額外重視。雖然意識到了空氣污染問題,2008年后的一兩年實質的執行措施還是較少。約在2010年前后,霧霾問題才集中爆發。而隨著霧霾問題的爆發,國家開始緊抓大氣污染防控,其中也包括了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截止2017年底,VOCs的政策制定工作已經經過了7年。目前,體系已建設成型。(如圖)
圖 中國VOC政策體系圖譜
我國針對VOCs治理的文件主要分為3類,即相關法律和管理制度、排放標準體系及技術法規。
國家層面,2010年環保部、發改委、能源局等9部委發布《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首次將VOCs列為重點控制污染物。2016年,史上最嚴《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VOCs首次被納入監管范圍,治理有了法律依據。去年9月,環保部、發改委、能源局等6部委再度聯合下發《“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這也是首個專門明確VOCs治理重點的指南。
此外,國家已發布的42項固定源排放標準中,有14項涉及VOCs控制,涵蓋石油煉制、汽油運輸、焦化等領域。
地方層面,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先后出臺了30多項與VOCs治理相關的標準或技術法規。其中,北上廣等地的相關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不過,相比當前治理需求,上述政策仍顯滯后且不夠健全。如VOCs涉及種類多、行業多,以無組織排放為主,但諸多排放行業目前并無控制標準。已有標準中,有的甚至20年未更新,限值濃度較寬松,難以滿足現階段治理需求。再如,部分地區雖出臺了地方VOCs防治法律條文,但僅限于突發性事件,缺少環境準入、風險評估等具體要求。
整體規劃
2010年5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其中提到的防控重點除了SO?、NOx、顆粒物以外,揮發性有機物也被列入其內。這是國家層面上首次將揮發性有機氣體納入防控重點,VOCs也因此成為國家針對大氣污染防控的重要成分之一。2011年,國務院出臺《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提出要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其中就包括多種大氣污染物的綜合控制,其中特別提到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在精細化工行業對有機廢氣進行污染治理并加強回收利用。同年發布環保部發布還出臺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在技術層面針對大氣污染防治領域提出要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和惡臭氣體典型污染源控制技術及其相應的工藝與設備,并在環境監管技術領域強調了VOC污染源監測技術和設備的重要性,計劃在此領域投資30億元。緊接著,到了2012年國務院出臺了《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十一五”期間,我國對SO2的總量控制獲得了顯著成效,而在這份規劃中則提出了NOx總量控制和重點區域VOCs控制的思路。具體措施表現為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摸底調查并完善石化、有機化工、化學品制造、塑料產品制造、裝備制造涂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的排放控制要求和體系政策等。自此,VOCs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開。
2013年9月10日,嚴峻的大氣問題催生出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氣十條”),氣十條要求通過五年的時間全面改善總體空氣質量。強調了要在綜合治理方面加大力度,針對揮發性有機物的治理要從石化、有機化工、表面涂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入手進行整治,有效地實現排放控制。
2014年7月,針對氣十條提出的目標,環保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實施細則》,對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完成情況和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兩個方面設立考核指標以監督氣十條的落實。此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作為我國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區域在2013年已率先發布了實施細則,提出了6大項25小項的具體措施以實現五年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目標。
2017年10月,環保部發布了《“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方案中提到“十三五”期間對于VOCs的治理重點在于改善空氣質量,要“以重點地區為主要著力點,以重點行業和重點污染物為主要控制對象”,推進治理,強化控制,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和政策保障,建立污染防治的長效機制。方案提出目標,到2020年建立健全VOCs污染防治管理體系,對于重點地區和行業實現10%以上的減排。根據“方案”規定的計劃和目標,環保部針對VOCs監測領域于12月又印發了《2018年重點地區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的通知。通知規定了VOCs重點監測的城市、監測項目、監測的頻次和方法,同時對監測到數據的質量保證和數據傳輸做出了要求。該政策的出臺以重地區為抓手,使得VOCs監測有了可以依據的實施準則。
法律法規
2015年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出臺,與舊版相比新版中更加強調了政府責任,并要求完善源頭治理。其中就包括了針對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對包括VOCs在內的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進行實施協同控制。除此以外,新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中專設一章對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做出了規定,實施從點到面的污染防治任務以達成目標。
同年6月,中國國務院法制辦公布《環境保護稅(征求意見稿)》,并且在2016年12月25日由人大常委會決議通過。依照該法規定將依法征收環境保護稅,不再征收排污費并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大氣污染、水污染等4大對象被列入環保稅的征收重點,雖然整個稅法的應稅物種類里面沒有專門列出VOCs,但是苯、甲苯、甲醛、酚類等幾十個類型的VOCs已被列入征稅范圍,有明確的污染當量核算標準和對應稅額。(見表)
雖然環保稅的出臺打破了建立規則并不久的VOCs排污費征收方案的布局。但“費改稅”后企業的VOCs類污染物排放控制和費用核算由更高層級的上位法規定,且在由在地方上更有實際企業影響力的稅收部門征收。這對企業VOCs排放對應經濟支出的合法合規性,區域統一性,征收額和征收標準的規范性都有所提高。對于VOCs行業的長遠有序發展有比較明顯的好處。
排放標準
VOCs的污染種類復雜,來源廣泛分布在多個行業。2010年之前我國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并不包括VOCs,重點行業的相關排放標準也存在明顯不足。根據東吳證券的報告,在2015年我國已經頒布涉及VOCs排放標準的共有14項,其中包括煉焦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61712012)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15712015) 、合成樹脂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1572-2015)等,另有涉及電子、印染、農藥、制藥、涂裝等行業的18項標準處于制定中。(見表)
完全可以預計,在這些標準出臺后,VOCs防控的政策壓力將向更多的工業領域擴散,相應企業倒逼出的合規生產、排放達標的需求將催生出更大的VOCs相關市場。
2017年4月12日,為減少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推動京津冀區域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的三地共同制定的《建筑類涂料與膠粘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限值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同步發布。該《標準》將對生產、銷售、使用建筑類涂料與膠粘劑的各個環節進行全過程管控,從而減少這些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VOCs無組織排放。這是京津冀三地在環保領域發布的首個統一標準。該標準已于2017年9月1日實施,預計可以減少建筑類涂料與膠粘劑VOCs排放約20%~40%。
區域政策
總的來說,因工業源VOCs排放量占總量的近半數,而石化和化工行業又是主要的污染源,因此全國范圍內的行政法規主要針對這兩個行業。VOCs領域現行的主要技術政策為《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提出了生產VOCs物料和含VOCs產品的生產、儲存運輸銷售、使用、消費各環節的污染防治策略和方法。但國內因國土遼闊、各地經濟發展不均、產業結構有別,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一直是國內環保試點行動的先鋒,會出臺當地更為詳細、合適的政策,且在執行力度和側重點上有所不同。
北京作為飽受霧霾困擾的政治中心,在VOCs領域政策出臺時間早、力度大且覆蓋面廣。北京于2013年發布《北京市 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重點任務分解》,提出要將各區縣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每年減少 10%左 右,2017 年要比2012年累計減排 50%左右。此后,北京又發布了十余項地方排放標準,覆蓋包括石油化工、汽車制造、電子、印刷、家具制造等在內的眾多行業。同時,就以上幾種行業,北京VOCs排污費收費標準也高居國內榜首,基本收費標準達到20元/公斤。而周邊城市天津的VOCs政策發展在全國來說也較為領先,其于2014年出臺的《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標準》是我國首個有針對性的全面覆蓋了工業企業 VOCs 排放行業的強制性綜合標準。
長三角地區整體來說對VOCs政策的響應都比較積極,其中上海的政策強度僅次于北京。上海于2014年發布《上海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和《設備泄漏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技術規程》,在2015年的《上海市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和減排方案》中提出到 2016 年底基本完成工業 VOCs 排放源 VOCs 治理項目,并出臺了《上海市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減排企業污染治理項目專項扶持操作辦法》對 VOCs 監測設備和 VOCs 治理進行補貼,因此當地企業驅動力較大、技術規程較完善。相對來說,上海針對半導體和生物制藥的標準較多,江蘇重點針對化學工業和表面涂裝行業,而浙江更傾向于化學合成制藥、制鞋、化學涂裝、紡織染整等行業。
珠三角地區主要指廣東省。2012 年廣東省環保廳出臺了《關于珠江三角洲地區嚴格控制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的意見》,在廣州、深圳、東莞、佛山、中山五市開展 VOCs 污染防治試點工作,并將石油、化工列為排放VOCs的重點產業進行重點監控。而廣東又是涂料、包裝、家具、印刷、集裝箱生產聚集的大省,這些行業均是VOCs“排放大戶”,因此當地政府也相繼出臺了針對制鞋、家具、印刷和汽車表面涂裝等行業的標準,并發布了《廣東省環境保護廳關于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的實施方案(2014—2017年)》,從推行水性、低揮發性涂料等方面開展源頭控制,推進省內13個重點行業VOCs綜合整治。
未來政策風險
雖然我國VOCs行業目前還處于上升期,政策的促進效應還明顯存在并且持續。但這也并不意味著這一高度政策驅動型的產業沒有政策風險。
在可見的未來,從業企業雖面臨的最大政策風險即:在地方政府以消滅“看得見的污染問題”的環境管理思路下,VOCs治理政策的核心施政訴求為控制霧霾。但大氣環境區域遷移性較強,若地方環境決策者和環境管理者貫徹VOCs治理措施后,對于霧霾的治理效應不明顯,則可能會出現放松VOCs治理以減少對工業生產限制的情況。以通俗的話說,若以實質的代價卻沒換來看得見的環境改善績效,地方環境管理者對于VOCs污染的治理投入可能減弱。此外,若全國整體和各區域霧霾問題得到較大改善——即看得見的最大問題(霧霾)已經解決,剩下的是次要問題將以較小投入解決。VOCs治理的核心訴求將很可能轉為不出安全生產事故和涉及民眾的環境污染群體事件上,如此情況出現,VOCs治理政策貫徹執行的力度也很可能有所減弱。
上一篇:
2018年4月1起,將要多繳納一個環保稅!算法詳解
下一篇:
31省份陸續召開生態環保大會,結合實際明確目標部署工作 黨政“一把手”親自定方向理思路劃重點
相關文章
常見VOCs治理技術優缺點比較清單
VOCs措施錯誤可能是”手拷“!七個VOCs處理亂象
捷報:2021新年伊始開門紅,燊永環保喜中玉溪環球彩印VOCs治理
水泥脫硝政策
環保動態
企業新聞
最新文章
?
地址/Add:
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龍泉路上馬村五臺路8號
電話/Tel:
0871-65179400
copyright ?2020 云南燊永環??萍加邢薰?
滇ICP備18005523號-1
百度地圖
高德地圖
騰訊地圖
取消
首頁
電話
導航
客服
欧洲美女粗暴牲交免费观看_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_少妇精品导航_亚洲色大成网站久久久